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上周均下行,CFETS按周跌0.9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8月11日电(葛佳明)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数据显示,8月8日当周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全线下跌,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6.04,按周跌0.9;BIS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101.76,按周跌1.05;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0.82,按周跌0.78。

上周(8月4日至8日)美元延续了8月初以来的跌势,自8月1日弱于预期的美国就业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掉头向下,反弹戛然而止。上周,美元指数走弱约0.43%,非美货币多数升值,其中英镑上周累计上涨1.28%,欧元上周累计涨0.48%;澳元和新西兰元同样受到市场风险偏好整体走高的支撑,上周分别累计上涨0.79%和1.06%。
人民币市场继续保持平稳,人民币中间价维持了升值的态势,对外汇市场预期起到一定支撑作用。人民币中间价收报7.1382,全周累计调升114点;在岸人民币对美元8日夜盘收报7.1799,全周累计上涨199点;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夜盘收报7.18895,整体小幅升值,累计上涨40点。
行业人士表示,从趋势来看,在岸人民币升值幅度高于离岸市场,反映出境内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相对较强。离岸人民币波动幅度较小,可能受到国际市场流动性及风险偏好的综合影响。两地价差收窄表明跨境资金流动趋于平衡,市场预期相对稳定。
中金公司研究部外汇研究负责人、首席分析师李刘阳认为,上周在美元走弱的环境下,人民币中间价升值幅度约为0.16%。当前中间价仍明显强于市场预期水平,或成为美元不确定性增加背景下,影响汇率预期的重要因素。
方正证券分析师杨文吉表示,当前人民币走强具备重要的客观依据,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本轮人民币升值与权益市场上行具有一定的同步性。股票和货币都是中国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同源的基本面定价因素。二是中国出口结构的竞争力与多元化逐步提升。三是以实际汇率口径来看,人民币仍然存在估值修复空间。四是当下正处在新一轮美元周期的走弱区间。
从人民币后续走势看,驱动汇率的主要因素仍为美元指数走向以及稳汇率、稳增长政策的发力情况。当前美元反弹力量偏向温和,中美关税预期亦保持平稳,在稳汇率、稳增长如期发力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或保持平稳。
【国内方面】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免保育教育费标准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不含伙食费、住宿费、杂费等)执行。
•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意见聚焦新型工业化重大战略任务需要,推出18条针对性支持举措。强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协同,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坚持分类施策、有扶有控,推动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防止“内卷式”竞争。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服务适配性有效增强。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指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脑机接口产品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生活消费等领域加快应用。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
•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保持向上向好势头,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欧盟、非洲、中亚进出口分别增长9.4%、3.9%、17.2%、16.3%。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稳步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3887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其中,我国服务出口16883亿元,同比增长15.0%;进口21989.6亿元,同比增长3.2%。服务贸易逆差5106.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522.1亿元。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增长是一大特点。上半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15025.4亿元,同比增长6.0%
【国际方面】
•美国总统特朗普8日下午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他将于下周五,即8月15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会晤。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随后证实了这一消息。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乌沙科夫的话报道,普京和特朗普将集中讨论乌克兰危机的长期和平解决方案。乌沙科夫说,俄罗斯与美国是“近邻”,两国领导人在阿拉斯加州会晤“合乎逻辑”。俄方已向特朗普发出了在俄罗斯举行俄美领导人下一次会晤的邀请。
•美国持续申领失业救济金人数飙升至2021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令近期以来显示劳动力市场正在走弱的迹象进一步增加。美国劳工部周四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6日当周,持续申领失业金人数增加了3.8万人,达到197万人。上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也上升至22.6万,略高于经济学家的预期。
•美国总统特朗普7日宣布,提名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出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理事一职,以填补美联储理事阿德里安娜·库格勒突然辞职留下的空缺。
•日本政府下调本财年经济增长预测,因美国关税影响以及持续通胀抑制消费。日本政府将2025财年GDP增长预期从此前预测的1.2%下调至0.7%。
•英国央行7日宣布,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4%。这是英国央行一年内第五次降息。英国央行指出,英国经济增长持续低迷,经济活动面临的国内和地缘政治下行风险依然存在。与此同时,英国央行发布的最新预测显示,食品价格上涨正在加剧整体通胀,英国通胀率预计将在今年9月达到4%的峰值,之后将逐步回落到2%的目标水平。
•德国联邦统计局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6月工业产出环比下降1.9%,同比下降3.6%,降至2020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加征关税等外部因素对德国工业经济复苏构成压力。
编辑:李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