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存款利率几乎“腰斩”!汇率+利率双风险来袭,资产如何避险?
来源:@中国经营报微博

近期,多家银行下调美元存款利率。其中,不同期限美元存款产品利率均有所调降,《中国经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3个月期个人美元存款利率下调最大幅度超过2.2个百分点,接近“腰斩”。
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国内利率市场改革稳步推进,银行负债端成本管理将更加灵活,预计美元存款利率将呈现缓慢下行趋势。未来,投资者应更加关注美元资产的汇率风险和利率波动风险。
利率下降
举例来说,华北地区某银行近期下调美元存款利率,2月8日新发行在售产品中,1年期利率为3.0%,6个月期利率为2.7%,起存金额5000美元。此前美元存款产品1年期利率达到3.3%。
另一家华东地区城商行3个月期个人美元存款利率下调为2.1%;1年期利率下调为2.5%,起存金额为3000美元。该产品此前发布信息显示,3个月期年利率4.3%,1年期年利率4.0%,调整后利率“腰斩”。
针对美元存款利率下调原因,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表示,一是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是本轮美元存款利率下调的基础。2024年9月份以来,美联储降息三次,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累计下调100个基点至4.25%—4.5%,基准利率下调进一步传导至市场利率,成为银行调整美元存款利率的重要因素。二是市场供需关系变化是本轮美元存款利率调整的直接原因。从供给端来看,低利率环境下,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倾向于通过下调存款利率压降负债端管理成本,以应对低息差挑战;从需求端来看,受美联储降息、汇率波动不确定性加大等因素影响,美元存款产品对投资者吸引力也在同步下滑。
国信期货首席分析师顾冯达告诉记者,近期国内银行美元存款利率的调整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部分城商行的美元定存利率从4%以上直接降至2%左右,这一变化背后,是国内金融机构在美元业务布局上的重大调整,更是中小银行面临压力的直接体现。
顾冯达告诉记者,美元存款利率调整的原因,首先在于中小银行的“内卷”与压力。城商行此前通过高利率揽储,积累了大量美元存款,但随着外汇储备管理难度的增加,银行不得不降低利率,减少美元存款规模。这种调整并非被动应对,而是中小银行在美元业务布局上的战略性收缩。高利率揽储模式难以为继,银行需要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负债成本,以应对市场竞争。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甚至走强,使得美元资产的吸引力大幅下降,投资者对美元存款的兴趣减弱,银行自然无须维持高利率来吸引美元存款。汇率波动风险也成为银行调整利率的重要考量因素。
未来或进一步下行
2024年12月,美联储自2024年9月以来第三次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目标区间从4.5%至4.75%下调为4.25%至4.5%,年度累计降息幅度达到100个基点。经过2024年美联储三次降息,美元存款利率整体下调。
杜阳表示,美联储虽然已经开启降息周期,但随着特朗普上台,降息步伐有所放缓,美元利率依然维持高位,故美元存款利率仍具有维持一定高位水平的基础。但在国内利率市场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城商行负债端成本管理能力逐步提升,在调整存款利率方面更加灵活。在低息差挑战犹存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不再单纯依赖高利率吸引客户,会更加理性地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综合上述两方面因素,预计美元存款利率将呈现缓慢下行趋势。
顾冯达告诉记者,与城商行的大幅调整不同,外资银行和大型银行的美元存款利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甚至部分外资银行的利率仍在4%以上。这种分化不仅反映了不同银行的外汇储备能力和市场策略,也揭示了中小银行在美元业务上的困境。市场资源正加速向大型银行和外资银行倾斜,中小银行的市场份额被进一步挤压。未来,美元存款利率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中小银行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外资银行和大型银行凭借其资金成本优势和外汇管理能力,可能继续保持较高的美元存款利率,而中小银行则将继续面临压力。这种分化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中小银行的市场份额可能进一步被挤压。
“对于投资者而言,美元存款的吸引力已大幅下降。”顾冯达告诉记者,“未来,投资者应更加关注美元资产的汇率风险和利率波动风险,而非单纯追求存款利息收益。同时,多元化投资组合将成为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关键。此次美元存款利率的调整,是中小银行在美元业务布局上的战略性收缩,更是市场竞争和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必然结果。未来,美元存款利率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中小银行将面临更大的压力。投资者需重新审视美元资产配置策略,避免盲目跟风。”
(编辑:朱紫云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