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暴涨900点!人民币汇率新春狂飙
导读
壹 ||在2025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特朗普表示,他“宁愿不对中国征收关税”,并认为可以与中国达成协议,并强调中美关系的良好前景。
贰 ||就市场博弈而言,一场多空势力的激烈对决正在上演。显而易见的多头逻辑是经济复苏与政策红利。
当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始狂飙,当大国关税博弈与日元加息“蝴蝶效应”共舞,2025年的货币格局会如何演绎?
2025年1月24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如灵蛇般蜿蜒攀升,盘中触及7.2440,五个交易日内暴涨900点。这场由政策“鸽声”引发的汇率狂欢,仿佛为即将到来的中国蛇年新春献上了一份厚礼——金融市场的“金蛇狂舞”与传统文化的“灵蛇献瑞”交织,勾勒出一幅全球资本与中国年俗共舞的图景。
当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暂缓,人民币汇率K线如蛇形走位般强势反弹,市场或许听见了“巳巳如意”的吉言;而日本央行加息掀起的流动性涟漪,又似为这场博弈添上了“蛇来运转”的注脚。
与此同时,中国大地上,“蛇元素”文创正以国潮之姿席卷南北——从故宫“灵蛇献瑞”玩偶的虎头帽红围巾,到山东滨州“灵蛇醒狮”花饽饽的卡通蛇纹,从国博月历中“吉祥蛇”怀抱粉彩葫芦的雅致,到朱炳仁·铜“灵蛇定乾坤”翅膀托举金元宝的俏皮……每一处设计都在诉说:蛇不仅是蜿蜒前行的智慧象征,更是中华文化中“纳福迎祥”的灵动使者。
这场跨越金融与文化的“双蛇共舞”,既是对传统生肖经济的现代诠释,亦是对全球资本流动的东方回应,汇率市场亦如“灵蛇衔尾”掀起博弈新篇章。
传统文化的灵动与现代经济的锋芒,在资本狂潮中交织出东方智慧的“双蛇共舞”,这背后的驱动因素既有特朗普政策“鸽声”、日本央行加息,也有中国央行稳汇率的助攻。
特朗普的“虚实牌局”与日元加息的“蝴蝶效应”
先看“鸽派就职演讲”如何击溃空头预期。当地时间1月20日,特朗普在就职演讲中未提及对华加征关税,反而强调“降低美国通胀”,市场瞬间逆转预期。离岸人民币当日暴涨超700点,创下2015年“8·11”汇改以来最大单日涨幅。高盛分析指出,特朗普的“政策留白”让市场重估风险,此前押注关税落地的空头被迫平仓,触发人民币轧空行情。
此外,在2025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特朗普表示,他“宁愿不对中国征收关税”,并认为可以与中国达成协议,并强调中美关系的良好前景。这一表态被市场解读为中美关系缓和的积极信号,助推恒生科技指数和离岸人民币汇率上涨。
诚然,特朗普的表态显示其对中美关税问题的灵活态度,既表达了避免关税战的意愿,也保留了关税作为谈判工具的可能性。这一立场可能为中美贸易关系的进一步缓和提供了空间。
不过,关税逻辑的深层矛盾在于,尽管特朗普曾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60%关税,但现实制约使其难以兑现:
一是美国通胀压力。全面加税可能推高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约1个百分点,加大通胀压力。如果这种通胀压力持续,美联储可能会重新考虑紧缩政策,这与特朗普的“弱美元”诉求相冲突。
二是产业链韧性。中国对美出口占比已从2018年的13.7%降至2023年的11.23%,企业通过东南亚转口贸易缓冲冲击。
三是市场脱敏。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人民币汇率对关税威胁的反应逐渐钝化,心理冲击大于实质影响。
1月24日,日本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至0.50%,这是自2007年2月以来幅度最大的一次加息。此举或引发日元套息交易平仓,加剧了部分新兴市场货币(如印尼盾、墨西哥比索)的贬值压力,同时对离岸人民币流动性产生一定扰动,短期内推高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那么,接下来何为关键信号?不妨聚焦这样几个时间点:
一是3月15日前后的关税谈判。市场普遍预期,特朗普更可能采取“渐进施压”策略,而非全面开战。若谈判进展不顺利,人民币或短期贬至7.50左右;反之,则可能反弹至7.20左右。
二是4月30日至5月1日,日本央行将举行货币政策会议并公布利率决议。市场关注日本央行是否进一步加息至0.75%:如果加息,日元套息交易加速平仓,全球流动性收紧,新兴市场货币(韩元、泰铢)贬值压力骤增;如果按兵不动,日元或重回贬值通道,利好日股出口企业。有机构警告,若日本进一步加息至0.75%,可能引发类似2013年美联储缩减购债引发的全球资本撤离潮,新兴市场需警惕“流动性黑洞”。
三是二季度末,在2025年债务到期高峰与特朗普减税政策的双重压力下,美国财政部或需在二季度末披露超预期的发债计划。若单季发债规模突破5000亿美元(接近2024年四季度水平),可能触发市场对美债供需失衡的担忧,引发抛售潮。2024年11月美国国债总额已达36.08万亿美元,较7月的35万亿美元仅用3个月便增加1万亿美元,增速创历史新高。
提供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数据的网站——Trading Economics指出,市场普遍预计2025年由于发债压力和通胀风险维持高位,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将或升至5%~6%。
稳汇率“组合拳”与市场博弈
视野回到国内,中国央行近期的“组合拳”,是汇率维稳的底牌。
一是跨境融资参数上调:1月13日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50上调至1.75,释放境内美元流动性。
二是离岸央票狙击战:1月15日在香港发行600亿元人民币央票,创历史新高,调控离岸人民币流动性,抬升做空成本。
三是预期管理:央行强调“三个坚决”(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压制单边贬值预期。
稳汇率的终极威慑则是我们的家底——外汇储备。截至2024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达3.2024万亿美元。
就市场博弈而言,一场多空势力的激烈对决正在上演。
显而易见的多头逻辑是经济复苏与政策红利。比如:中国内需回暖,2024年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达5.4%,支撑人民币的内在价值。
空头的筹码则是美元霸权与地缘风险。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在高位震荡,尽管美联储降息,但美国经济韧性支撑美元指数维持在107、108附近,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仍处295基点的高位,令资本外流承压。此外,一旦特朗普政策出现反复,可能触发人民币急跌。
无疑,2025年对人民币汇率来说,是一场“韧性之战”。
人民币此轮暴涨并非单纯的政策胜利,而是全球资本对“美元信用裂痕”与“中国复苏韧性”的重新定价。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分析认为,若2025年中国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为5%,对应的广义赤字率可能从2024年的8%~9%大幅提升至12.5%,以有效带动内需回升。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则预测,2025年中国广义财政赤字(含化债)规模或从2024年的9万亿元增至12万亿元,广义赤字率可能从7%提高到9%左右。
或许,蛇年的投资者箴言或是“汇率波动是常态,弹性是生存法则。持有黄金对冲尾部风险,紧盯政策脉冲捕捉套利窗口,方能穿越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