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朱海斌:2024年人民币汇率压力不大

对于未来中美利率走势,朱海斌认为,企稳经济、提振内需,将成为中国人民银行降息的动力,但中国银行业的净息差及美联储降息节奏,将影响其降息步伐

文|《财经》记者 康恺

编辑|袁满

在美联储降息预期一再推迟背景下,看似波澜不惊的人民币汇率实则静水流深。与其他投行观点相似,摩根大通认为,2024年,人民币汇率将小幅震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或在7.2—7.3区间。

5月22日,在2024年摩根大通全球中国峰会媒体见面会上,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朱海斌表示,短期来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或承压,但压力不会太强。一旦下半年美联储开启降息,中美利差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掣肘将释缓。

“此外,中国一直保持经常项目顺差,且仍维持着经常项目盈余,贸易因素仍将支持人民币汇率强势。”他进一步说道。

这与诸多投行的预测不谋而合。高盛认为,未来3至6个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或为7.30-7.25。未来12个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或为7.20。瑞银则称,预计到2024年底,人民币兑美元将升值至7.1—7.2区间。摩根士丹利认为,2024年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或在7.25、7.28和7.35。

对于未来中美利率走势,朱海斌认为,企稳经济、提振内需,将成为中国人民银行(下称“中国央行”)降息的动力,但中国银行业的净息差及美联储降息节奏,将影响其降息步伐。

另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Fed Watch Tool预测,近一半市场人士认为,美联储将于9月将降息25个基点。

从出口形势来看,朱海斌表示,新兴市场及新能源产品将对中国出口形成支撑。但全球经济或放缓,欧美国家发起反补贴调查等因素,或将为出口带来压力。

(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走势,数据来源:Wind)(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走势,数据来源:Wind)

中美利差影响人民币走势

十余年前,人民币汇率和资本流动逐渐金融化。人民币汇率方面的驱动因素,主要是美国货币政策、人民币利率及全球风险情绪。影响汇率的焦点转化为国际收支平衡表下的其他投资项,而非仅是经常项和直接投资项。

在朱海斌看来,如果从金融资产、跨境投资角度来看,中美利差是决定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重要因素。美联储降息的时间点和降息速度,将影响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一旦美联储于下半年降息,利差因素对人民币、日元等货币贬值的压力将明显淡化。

在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以来,中美利差不断走扩。截至5月23日,中美十年期国债利差超200个基点。在此背景下,跨境资本流出压力较大。

(10年期中美利差走势,数据来源:Wind)(10年期中美利差走势,数据来源:Wind)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4月,涉外收付款项下,直接投资净流出2095亿元,规模续刷2010年以来最大。同月,涉外收付款项下,人民币付款2.4万亿元,亦创2010年有记录以来最大。

不过,受益于A股良好表现,4月证券投资结售汇顺差183.3亿元,为2023年1月以来最高,暂止连续九个月逆差。同月,证券投资项下结汇扩大至1367.6亿元,创逾两年来新高。

对于未来中美利差走势,从中国降息预期来看,朱海斌认为,中国央行将于2024年维持小幅持续降息,下一个降息时点或在6月。4月经济数据意外走弱,再加上通胀预期较弱,将成为降息的重要动因。

他认为,未来制约中国降息的因素有二。从内部看,中国银行体系的利差接近1.5%-1.6%的历史低位。中国央行的降息时点和力度,很大程度取决于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改革。这取决于何时可以降低负债端成本,并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从外部看,美联储节奏降息节奏则颇为关键。

从美联储态度及市场预期来看,最新公布的4月美联储会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由于美国连续三个月通胀指标高于预期,与会者集体支持维持高利率更长时间。受美联储会议纪要“放鹰”影响,美元指数再度走强至104.88。

(美元指数走势,数据来源:Wind)(美元指数走势,数据来源:Wind)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最新预测显示,95.8%的市场人士认为美联储6月不会降息,近一半的人士认为9月将降息25个基点。

贸易顺差同样重要

一直以来,实体经济对汇率和资本流动均有较大影响。企业出口大量商品,外资大量来华投资,由此境内收汇导致资本内流,结汇亦带来人民币升值。

朱海斌认为,贸易因素将支持人民币汇率强势,预计2024年中国出口增速将与全球贸易增速持平。

世贸组织(WTO)4月10日的最新预测认为,2024年和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分别增长2.6%和3.3%。一般而言,中国占全球出口市场份额的14%—15%之间。

朱海斌称,中国正致力于出口多样化,这将维持出口的稳定增长。从区域来看,中国的出口方向,正由对美国、欧洲、日本发达国家与地区为主,逐步转向与拉美、非洲、俄罗斯、东盟等地区并重。

“从产品来看,新能源等领域产品出口强势,部分弥补了在一些传统的出口产品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中国一些出口产业比较优势变化,及关税等因素冲击。”他进一步说道。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四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3.81万亿元,同比增长5.7%。同期,中国与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的贸易总值为2.18万亿元,同比增长8.5%。具体到国别,中国与越南和巴西的外贸表现最突出,进出口额分别为5704亿元和4275亿元,同比上升25.2%和27.4%。

与此同时,前四个月,中国机电产品出口4.62万亿元,同比增长6.9%,占全国出口比重的近六成。汽车(包括底盘)出口额同比增长24.9%,较一季度的21.7%增速提高了3.2个百分点。

(中国出口金额当月值,数据来源:Wind)(中国出口金额当月值,数据来源:Wind)

不过,朱海斌提醒道,2024年,美国及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一季度环比增速或是高点,这意味着中国外需环境将面临挑战。

“此外,美欧等国家与地区相关的反补贴与反倾销调查,亦将使中国部分产业出口承压。虽然不能说整个全球化已经逆转,但是出现了很多新的特征。以前以WTO自由贸易为基础的体系,正慢慢被更强调安全化、分散化的体系取代。”他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显示,2024年,美国、欧元区、日本经济增速或为2.1%、0.9%、0.9%,其中美国和日本增速将低于2023年。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或为3.1%,将与2023年持平。

汇率兑换查询